最新内容
苞苴竿牍
bāojūgāndú苞苴蒲包,指赠送的礼物,引申为贿赂;竿牍竹简为书,指书信,这里特指请托信。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,去探访人。指行贿请托。《庄子·列御寇》小夫之知,不离苞苴竿牍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05 阅 80变风改俗
biànfēngyìsú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。汉·王符《潜力夫·论三式》故凡欲变风改俗者,其行赏罚者也,必使足惊心破胆,民乃易视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05 阅 70兵不污刃
bīngbùwūrèn犹兵不血刃。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。唐·韩愈《论捕贼行赏表》威德所加,兵不污刃,收魏博等六州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05 阅 69不以为耻
bùyǐwéichǐ不认为是可耻的。指不知羞耻。《邓析子·转辞》今墨劓不以为耻,斯民所以乱多治少也。”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,或懂得甚少,~,反以为荣。★毛泽东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
日期 2025-06-05 阅 76担惊忍怕
dānjīngrěnpà担心害怕。指常处在惊吓、恐惧之中。元·无名氏《盆儿鬼》第一折做买卖的担惊忍怕,眼见得疏林老树噪昏鸦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05 阅 88倒裳索领
dàochángsuǒlǐng索搜寻、寻求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。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。《邓析子·无厚篇》驱逸足于庭,求猿捷于槛,斯逆理而求之,犹倒裳而索领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05 阅 82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
愿君多采撷,此物最相思。,【诗句】愿君多采撷,此物最相思。【出处】唐·王维《红豆》。【译注】红豆生长在南方,春天来到的时候,就蓬勃地挂在树枝上;但愿你能多采摘几颗,因为这些红豆最能引起人们的相思情意。一般人都称红豆为相思豆,色红。由于王维这首诗的歌咏,红豆已成为妇孺皆知、老少皆喜的小玩物。
日期 2025-06-05 阅 73招权纳贿
zhāoquánnàhuì招权弄权,揽权;纳贿接受贿赂。抓权力,受贿赂。《汉书·季布传》辩士曹丘生数招权顾金钱。”他父子济恶,~,卖官鬻爵。★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第四十卷
日期 2025-06-05 阅 83撞阵冲军
zhuàngzhènchōngjūn撞开敌阵地,冲向敌军。形容作战勇猛。元·尚仲贤《三夺槊》第三折想我那撞阵冲军,百战功名百战身。”你不肯~,你可便临崖勒马。★明·无名氏《怒斩关平》第三折
日期 2025-06-05 阅 79四海为家
sìhǎiwéijiā原指帝王占有全国◇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。指志在四方,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。《汉书·高帝记》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。”我们是~的,我们是以一切人民为兄弟姐妹的。★孙犁《看护》
日期 2025-06-05 阅 68停辛伫苦
tíngxīnzhùkǔ停止息,停留;伫贮积。辛劳长期缠身。形容经历了不少艰难困苦。唐·李商隐《河内诗二首》之一栀子交加香蓼繁,停辛伫苦留待君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05 阅 65悉索薄赋
xīsuǒbófù指倾全国的军事力量。古代按田赋出兵车、甲士,故称兵为赋”。薄,谦词,指不精良。《淮南子·要略》武王继文王之业,用太公之谋,悉索薄赋,躬擐甲胄,以伐无道而讨不义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05 阅 88夕寐宵兴
xīmèixiāoxīng晚睡早起。形容勤奋不息。同夙兴夜寐”。《南史·宋纪上·武帝》是故夕寐宵兴,搜奖忠烈;潜构崎岖,遇上履虎;乘机奋发,义不图全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05 阅 71骈四俪六
piánsìlìliù骈并列,对偶;俪成双,成对。指多用四字、六字句对偶排比的骈体文。唐·柳宗元《乞巧文》骈四俪六,锦心绣口。”现在还常有~,典丽堂皇的祭文、挽联、宣言、通电。★鲁迅《南腔北调集·作文秘诀》
日期 2025-06-05 阅 67千状万端
qiānzhuàngwànduān形容极为愁苦。宋·王安石《与孙侔书》某忧痛愁苦,千状万端,书所以不能具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05 阅 67少言寡语
shǎoyánguǎyǔ指平时说话不多。无无
日期 2025-06-05 阅 84觉人觉世
juérénjuéshì指启发世人觉悟。清关燮《序》我如今也谱得《道情》十首,无非唤醒痴聋,销除烦恼……若遇争名夺利之场,正好觉人觉世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05 阅 81鹿裘不完
lùqiúbùwán比喻检朴节俭。《汉书·虞延传》昔晏婴辅齐,鹿裘不完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05 阅 89额蹙心痛
écùxīntòng极度忧愁伤心的样子。明天放道人《〈四声猿〉序》《渔阳》意气,泉路难灰,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,而勤王断国之徒,多在涂脂调粉之辈,此文长所为额蹙心痛者乎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05 阅 82釜底游魂
fǔdǐyóuhún比喻行将灭亡、苟延残喘的人。游魂,游荡的鬼魂。《花月痕》第四回鼯是已穷之技,豕无可突之围,釜底游魂,苟延旦夕。”一百年来卖国罪魁的黑暗精神,集中表现在这一群败类身上,~,必随抗日战争的胜利,而消灭的无踪影。★范文澜《紧张黑暗的一百年和伟大光明的一百年》
日期 2025-06-05 阅 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