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内容
清贫如洗
qīngpínrúxǐ指穷得一无所有。无无
日期 2025-08-01 阅 38金貂取酒
jīndiāoqǔjiǔ取下金冠换美酒。形容不拘礼法,恣情纵酒。同金貂换酒”。宋·毛滂《感皇恩·镇江待闸》词银字吹笙,金貂取酒。”无
日期 2025-08-01 阅 42骏波虎浪
jùnbōhǔlàng形容迅猛汹涌的波浪。无无
日期 2025-08-01 阅 40两雄不并立
liǎngxióngbùbìnglì指两雄不能并容,必定相争斗兼并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七章古语云‘两雄不并立’,何能风雨同舟?”无
日期 2025-08-01 阅 40龙阳泣鱼
lóngyángqìyú后以之为失宠之典。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,龙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。……王曰‘然则何为出涕?’曰‘臣为王之所得鱼也。’王曰‘何谓也?’对曰‘臣之始得鱼也,臣甚喜,后得又益大,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。……臣亦将弃矣,臣安能无涕妾蒙主人恩宠无比,但恐春老花残,主
日期 2025-08-01 阅 38名不虚传
míngbùxūchuán虚假。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。指实在很好,不是空有虚名。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然其私意廉洁退让,有足称者,名不虚言,士不虚附。”系船白面问溪翁,~说未通。★宋·华岳《白面渡》诗
日期 2025-08-01 阅 37歌于斯,哭于斯
gēyǘsī,kūyúsī歌唱在这里,哭泣在这里。指安居的家宅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晋献文子成室。晋大夫发焉。张老曰‘美哉轮焉,美哉奂焉。歌于斯,哭于斯。’”无
日期 2025-08-01 阅 47拔山超海
báshānchāohǎi拔起高山,超越大海。比喻力量极大。北周·庾信《拟连珠》经天纬地之才,拔山超海之力。”天经地纬之帝,求制礼乐之才;拨乱反正之君,资~之力。★唐·杨炯《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》
日期 2025-08-01 阅 34闭月羞花
bìyuèxiūhuā闭藏。使月亮躲藏,使花儿羞惭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元·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,想起那闭月羞花貌,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。”此时鲁小姐卸了浓装,换了几件雅淡衣服,蘧公子举眼细看,真有沉鱼落雁之容,~之貌。★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回
日期 2025-08-01 阅 45出其不虞
chūqíbùyú犹言出其不意。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。《周书·段永传》若星驰电发,出其不虞,精骑五百,自足平殄。”无
日期 2025-08-01 阅 41刨根问底的意思
刨根问底,拼音páogēnwèndǐ注音ㄆㄠˊㄍㄣㄨㄣˋㄉ一ˇ解释刨出根子追出底细。出处老舍《老张的哲学》:“谁能刨根问底的要证据。”例子大自然的许多奥秘,如果刨根问底,恐怕谁也解释不清。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追究底细。感情刨根问底是中性词。繁体鉋根問底近义寻根究底英语inqui
日期 2025-08-01 阅 44十寒一暴
shíhányībào冻十天,晒一天。比喻做事时而抓紧,时而懈怠,进展不快。无无
日期 2025-08-01 阅 58吸风饮露
xīfēnɡyǐnlù道家及诗文中常用以指神仙的绝食五谷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藐姑射之山,有神人居焉。……不食五谷,吸风饮露。”无
日期 2025-08-01 阅 41磨杵作针
móchǔzuòzhēn形容只要肯下功夫,再难的事也能成。无只要工夫下得深,总有~的一天。
日期 2025-08-01 阅 45喷云泄雾
pēnyúnxièwù形容云霭缭绕山岳的景象。无无
日期 2025-08-01 阅 39秋风纨扇
qiūfēngwánshàn秋日凉风至,扇子遂弃置不用。常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宠。清·李渔《意中缘·先订》万一结褵之后,见美而迁,使奴家有秋风纨扇之悲,如何是好!”无
日期 2025-08-01 阅 46燃眉之急
ránméizhījí燃烧。火烧眉毛那样紧急。形容事情非常急迫。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六问‘如何是急切一句?’师曰‘火烧眉毛。’”《文献通考·市籴二》元祐初,温公入相,诸贤并进用,革新法之病民者,如救眉燃,青苗、助役其尤也。”此在目前,实救~。★叶圣陶《前途》
日期 2025-08-01 阅 31人自为战
rénzìwéizhàn为战作战。人人能独立地战斗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,其势非置之死地,使人人自为战。”今深入万里,置之死地,士无反顾之心,所谓~者也。★《晋书·袁乔传》
日期 2025-08-01 阅 36练达老成
liàndálǎochéng老练稳重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二回当那进退维谷的时候,便是个练达老成人也只得如此,何况于你?”无
日期 2025-08-01 阅 53冒天下之大不韪
màotiānxiàzhīdàbùwéi冒冒犯;不韪不是,错误。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。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。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犯五不韪而以伐人,其丧师也,不亦宜乎?”因为发令者敢于公开发此反革命命令,~,必已具有全面破裂和彻底投降的决心。★毛泽东《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
日期 2025-08-01 阅 5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