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文学
阿党相为
ēdǎngxiāngwéi阿党偏袒、偏私一方。为了谋求私利相互偏袒、包庇。《汉书·诸葛丰传》今以四海之大,曾无伏节死谊之臣,率尽苟合取容,阿党相为,念私门之利,忘国家之政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14 阅 54铢分毫析
zhūfēnháoxī指细微地分析。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八学问须严密理会,铢分毫析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14 阅 51剖决如流
pōujuérúliú剖决分析、解决;如流如同流水一般。形容分析、解决问题明快、敏捷。《隋书·裴政传》簿案盈几,剖决如流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14 阅 53连三跨五
liánsānkuàwǔ形容动作迅速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六回说着,出门下阶,嗖的一声,托地跳上房去,顺着那屋脊,迈步如飞,连三跨五,霎时间不见踪影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14 阅 56黍秀宫庭
shǔxiùgōngtíng相传西周亡后,所有旧时的宗庙宫室尽为禾黍之地◇以之作为感慨亡国之词。语出《诗·王风·黍离序》黍离,闵宗周也。周大夫行役,至于宗周,过故宗庙宫室,尽为禾黍,闵周室之颠覆,仿徨不忍去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13 阅 58俯首贴耳
fǔshǒutiēěr俯首低头。低着头,耷拉着耳朵。形容恭顺服从,屈卑驯服的样子。唐·韩愈《应科目时与人书》若俯首帖耳,摇尾而乞怜者,非我之志也。”他只好~,唯命是从了。
日期 2025-06-13 阅 59朝闻道,夕死可矣
zhāowéndào,xīsǐkěyǐ早晨闻道,晚上死去。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。《论语·里仁》子曰‘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’”无
日期 2025-06-13 阅 51鼠首偾事
shǔshǒufènshì坏了事情。比喻人办事没决断,就象胆小的老鼠,在出洞时头在洞口伸伸缩缩一样。无无
日期 2025-06-13 阅 53枉己正人
wǎngjǐzhèngrén枉弯曲,不正;正纠正。自己立脚不正,却要去纠正别人。《孟子·万章上》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13 阅 53救亡图存
jiùwángtúcún救拯救;亡危亡;图谋求;存生存。拯救国家的危亡,谋求国家的生存。清·王无生《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》夫救亡图存,非仅恃一二才士所能为也;必使爱国思想,普及于最大多数之国民而后可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13 阅 57狼飧虎咽
lángsūnhǔyàn飧熟食,饭食。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。亦作狼餐虎咽”。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人自来吃酒,主人安排些鸡、豚、牛、羊肉来做下酒。须臾之间,狼飨虎咽,算来吃勾有六七十斤的肉,倾尽了六七坛的酒。”见他们一个个蹲在地下,吃了个~,沟满壕平。(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四回
日期 2025-06-13 阅 57高高在上
gāogāozàishàng原指地位高,现在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,脱离群众。《诗经·周颂·敬之》无曰高高在上,陟降厥士,日监在兹。”有着理智的青年朋友们眼看部长~,三青团”爪牙虎视眈眈,也只有沉默装傻而已。★邹韬奋《患难余生记》第二章
日期 2025-06-13 阅 60襟怀洒落
jīnhuáisǎluò襟怀胸怀;洒落洒脱。心情坦率,光明正大。宋·周必大《益公题跋·三·跋唐子西贴》不妄与人交,而襟怀洒落,人自受之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13 阅 58倔头强脑
juètóujiàngnǎo形容言语动作生硬执拗的样子。茅盾《霜叶红似二月花》当时我就觉得其中两个,一男一女,倔头强脑,大不顺眼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13 阅 57苦乐不均
kǔlèbùjūn均平均。同样的人享受的待遇却不相同。形容待遇不相等。《魏书·太武五王列传》苦乐不均,羊少狼多,复有蚕食,此之为弊久矣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13 阅 53改头换面
gǎitóuhuànmiàn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。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,内容实质不变。唐·寒山《诗三百三首》第二一四首改头换面孔,不离旧时人。”冤债原从隔世深,相逢便起杀心。~犹相报,何况容颜俨在今。★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
日期 2025-06-13 阅 57瓜分豆剖
guāfēndòupōu瓜被剖开,豆从筴中分裂而出。比喻国土被并吞、分割。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晁无咎》五代干戈,四海瓜分豆剖,斯文道熄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13 阅 55饱经沧桑
bǎojīngcāngsāng饱充分。沧桑沧海变桑田的简缩。泛指世事的变化。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,生活经历极为丰富。王蒙《轮下》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,饱经沧桑,眼角皱纹细密如网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13 阅 59军法从事
jūnfǎcóngshì按照军法严办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敢有趁灌犯法,辄以军法从事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13 阅 54六尘不染
liùchénbùrǎn佛教语,六尘指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。指排除物欲,保持心地洁净。唐·武三思《孝明皇后碑》六尘不染,孤标水上之花。”五蕴皆空,~,是谓‘和尚’。★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金和尚》
日期 2025-06-13 阅 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