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更新
进退双难
jìntuìshuāngnán比喻事情无法决定,因而难以行动。同进退两难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6-20 阅 63鸠车竹马
jiūchēzhúmǎ鸠车、竹马儿童玩具。借指童年。清·曹寅《集余园看梅同人限字赋诗追忆昔游有感而作》鸠车竹马曾经处,鲐背庞眉识此生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20 阅 56精疲力竭
jīngpílìjié竭尽。精神、力气消耗已尽。形容非常疲劳。宋·司马光《司马温公文集·卷二·道傍田家》诗筋疲力弊不入腹,未议县官租税促。”他~地倒在沙发靠背上,一口一口地喘着气。★巴金《秋》十四
日期 2025-06-20 阅 61茫茫苦海
mángmángkǔhǎi茫茫辽阔深远的样子;苦海苦难深重如海。无穷无尽的苦难。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卷六十六嗟见南山尘,积年为丘山。芒芒苦海中,生死成波澜。”儿女情深,英雄气短,~,同此病源。★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马介甫》
日期 2025-06-20 阅 65锋芒逼人
fēngmángbīrén锋刀锋;芒枪头。比喻言词锋利,给人以威胁。华而实《汉衣冠》第二回想借着师友渊源、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。”鲁迅的杂文~。
日期 2025-06-20 阅 66合盘托出
hépántuōchū指全部显露或说出。清·李光庭《乡言解颐·地部·婚姻》鄙夫欣羡之眼,败家妇不足之心,合盘托出。”我很为你恳挚纯真的感情,无保留~的气度和敏锐深入的思考所打动。★刘心武《写在水仙花旁》
日期 2025-06-20 阅 60息事宁人的息是什么意思
息事宁人,拼音xīshìníngrén注音ㄒ一ㄕˋㄋ一ㄥˊㄖㄣˊ解释息:平息;宁:安定。指调解纠纷;使事情平息下来;使人们平安相处。出处南朝宋范晔《后汉书章帝纪》:“其令有司,罪非殊死且勿案验,及吏人条书相告,不得听受,冀以息事宁人,敬奉天气。”例子我承认我是抱着“息事宁人”的苦衷
日期 2025-06-20 阅 51唐睢不辱使命
《唐雎不辱使命》,《战国策》秦王②使人谓安陵君③曰:(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④安陵,安陵君其许寡人!)安陵君曰:(大王加惠⑤,以大易小,甚善;虽然⑥,受地于先王,愿终守之,弗敢易。)秦王不说⑦。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。秦王谓唐雎曰:(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,安陵君不听寡人,何也?且秦灭韩亡魏,而君以五
日期 2025-06-20 阅 63凿空投隙
záokōngtóuxì指寻找时机、捏造罪名。《新唐书·酷吏传序》推劾之吏,以巑责痛诋为功,凿空投隙,相矜以残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19 阅 68遮天迷地
zhētiānmídì形容风沙、雨雪大或人马等极多。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七十六回风起处遮天迷地,火来时烟飞焰裹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19 阅 63四纷五落
sìfēnwǔluò形容分散零乱。同四分五落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6-19 阅 57死有余罪
sǐyǒuyúzuì犹死有余辜。形容罪大恶极,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。无无
日期 2025-06-19 阅 58千村万落
qiāncūnwànluò形容众多的村落。唐·杜甫《兵车行》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,千村万落生荆杞。”征戍诛求空轴杼,~无砧杵。★明·刘基《渔家傲》词
日期 2025-06-19 阅 66千兵万马
qiānbīngwànmǎ犹千军万马。《南史·陈庆之传》先是洛阳谣曰‘名师大将莫自牢,千兵万马避白袍。’”明·陈继儒《珍珠船》卷四李翰言文章,当如千兵万马而无人声。”不怕将勇兵强,唯这萨头陀妖法,虽有~,也抵当不住。★清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三十三回
日期 2025-06-19 阅 54石尤风
shíyóufēng指打头逆风。无无
日期 2025-06-19 阅 57门衰祚薄
ménshuāizuòbáo门庭衰微,福祚浅薄。无无
日期 2025-06-19 阅 63膏粱纨裦
gāoliángwánkù膏粱肥肉和细粮;纨裦细绢做的裤子。借指富贵人家子弟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6回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裦之谈!我们虽是千金,原不知道这些事。””我不习惯这种~般的生活。
日期 2025-06-19 阅 64患至呼天
huànzhìhūtiān患祸患;呼喊。形容事前不作准备,灾祸临头,求天救助。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二患至而后呼天,不亦晚乎!”如果不早作准备,来年汛期~,就来不及了。
日期 2025-06-19 阅 61变颜变色
biànyánbiànsè因内心惊、惧、急、怒而改变面色。管桦《不讲理的人》阔大爷注意到两个老头变颜变色的有点为难的样子,便惊讶地竖起眉毛,直瞪两眼,问道‘怎么回事?’”无
日期 2025-06-19 阅 68意味深长的意思是什么
意味深长,拼音yìwèishēncháng注音一ˋㄨㄟˋㄕㄣㄔㄤˊ解释含意深刻;耐人寻味。出处宋程颢、程颐《河南程氏遗书》:“读之愈久,但觉意味深长。”例子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,意味深长。朱自清《经典常谈四书第七》正音“长”,不能读作“zhǎng”。辨形“味”,不能写作“昧”。用法主谓
日期 2025-06-19 阅 57